聯系我們 |
地 址:徐州市淮海西路288號中凱城市之光B-1107
電 話:
0516-85552499
0516-85553898
傳 真:0516-85553898
郵 編:221006
郵 箱:
xinnengzy@126.com
網 址:
www.www.ubylane.com
|
|
|
 |
 |
員工生活 |
您現在的位置是: 首頁 > 新聞中心 >
員工生活 |
高 雅 |
編輯日期:2011-8-23 15:32:35 來源: 閱讀次數:
3766 次 |
|
古人云:“清范何風流,高文有風雅”。高雅是文明,是高尚。
高雅,不是因為條件優越或占有優勢。條件優越,占有優勢,產生的不一定是高雅,而極有可能是高傲。食山珍海味,居華美豪宅,乘香車寶馬,這些也不是高雅,充其量只能算是高貴。而高傲、高貴與高雅是不可相提并論的。
高雅,常常表現為一種冷靜。但這種冷靜,并非一副不屑狀的沉默不語。那不是高雅,極有可能是故作清高。故作清高是一種于時無益、于事無補的裝腔作勢,是一種具有消極色彩的人生態度。高雅的冷靜是一種沉穩,是一種豁達,是一種含蓄,是在積極進取的前提下,能夠正確對待榮辱成敗、沉浮得失的不凡氣度與恢弘的雅量。
高雅,是一種內在的氣質,是一首發自心靈的詩。延安時期,美國記者斯諾想見一見周恩來,但他并不認識周恩來。斯諾來到瓦窯堡,見到了一個人,只見此人穿一身土里土氣的衣服,蓄著不飾修剪、頗顯蕪雜的大胡子,騎著一匹瘦骨嶙峋、極其羸弱的馬。斯諾與之交談,那寬廣的胸襟,淵博的知識,瀟灑的舉止,幽默的談吐,謙虛的微笑,處處顯露著儒雅軒昂的浩氣,時時洋溢著風流倜儻的帥氣。于是,斯諾堅定地相信:沒錯,這就是周恩來。
高雅,因為高尚,所以雅致。高雅如蘭,包容大度。默默奉獻,“能白兼能黃,無人亦自芳”;高雅若梅,超凡脫俗,特立獨行,“俗紫凡紅終避舍,不妨自向雨中開”;高雅像竹,虛懷勁節,堅貞不渝,“曾與蒿藜同雨露,終隨松柏到冰霜”;高雅似蓮,守身如玉,本真自然,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”。
高雅,是一本裝幀不見得很精美,內涵卻非常深厚的書。捧著它,就像捧一脈優良的傳統,人物的英氣、歷史的光輝是那樣令人震撼,其智慧與精神長留在我們心中。黑暗中,陰霾中,高雅會在人們心頭燃起晶瑩而燦爛的火苗,將人們引出迷途、霧障,帶領人們邁向文明和諧美好的境界。
摘自《老年教育》雜志
|
|
|